自從參加工作以來,我多年擔任班主任工作。多年來,教育管理學生,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對學生要有愛。愛,是對學生進行一切教育的開始,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。在當班主任的日子里,我不僅在播種著知識和愛,同時也在加倍地收獲著感動和幸福。
一、用愛心感染學生。
愛心是具體的,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的。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中,我常常體會到思想教育之舟,必須借助感情之水,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。因此,總抱有一顆赤誠的愛心,用愛蕩滌、滋潤學生的心田。生活中,我每天堅持早到校,勤到班,巡視教室,先看看學生有沒有到齊,指導學生開窗通風,叫他們準備好要交的作業。遇到天冷或天熱的時候,照料同學們衣服穿得是否合適,早上是否吃過早餐,各種學習用具是否帶齊。集體活動前要安排好同學們帶好必備的用品等,這些看起來很平常,但這是作為一個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。當王世博因為路遠沒吃早餐餓肚子時,給他一元錢買一個面包;當田町不舒服吐了,給他清掃地上的污物,擦拭衣服上的污點;當劉凱流鼻血時,給他擦洗血跡;當李琦受了委屈時給她安慰;當王勇氣餒時給予他鼓勵,當聶宗杰因為自負而苦惱時予以開導;當徐陽整理不好東西時,親自指導......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、小插曲無不昭示著教師的愛,如春風、如細雨、如涓涓細流,感染著學生,激勵著學生。記得去年的一天,劉霞同學由于住宿,穿著布鞋又遇下雨天,看著她的腳在濕漉漉的布鞋里泡著,我把我的鞋借給她穿。她穿37的鞋,而我的鞋是38的。雖然不合腳,但她非常感激。第二周和她媽媽一起來還鞋,還說孩子回家不住地說老師對他好,怕她聽不見,給她調到第一排,從不讓其他同學歧視笑話她等等無限感激的話,并囑咐孩子好好聽老師的話,努力學習。我聽了十分感動,這微不足道的小事,這樸素的話語不正在傳遞著愛的信息嗎?
當然,愛學生也需要技巧,面對不同學生,要采用多把尺子衡量。孩子雖小,可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,有不同于大人的世界,需要尊重,還要不吝嗇表揚。我經常從學生的視角出發,以學生的思想來體會學生的感受,讓其盡情地展示自己的長處,獲取成功的信心,并正視他們的錯誤,寬容他們,給予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。
當母親節來臨時,提醒孩子們為媽媽洗腳;當父親節快到時,我鼓勵孩子們給父親寫感恩信;當看到有同學摔倒時,示意其他同學上前去扶;當見到地上有紙屑時,我自覺去撿;當今年的教師節,五(2)班的學生依然給我送來賀卡時,我感到了為人師的快樂和幸福。
二、用行動導引孩子。
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,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,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”我時刻以這句話警示自己。我深深知道班主任的態度決定著學生的行為,班主任敬業愛崗,對學生要求嚴格,對標準要求高,對工作嘔心瀝血,那么他的學生就會受到感染,就會熱愛集體,關心班級,且努力做個最好的自己。為了教育學生守時,我每次都比規定的時間早幾分鐘,不讓學生等待我;為了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,我每天都進行認真備課,我的語文書上寫得密密麻麻;為了教育學生正確對待錯誤,如果我說錯話、寫錯字或錯怪了某個學生,就及時向學生說對不起;為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,我的講臺早晚收拾得干干凈凈、整整齊齊。為了教育學生熱愛勞動,我帶頭干活。記得有一次,我帶領我們班清理學校院墻外的垃圾,我除了給每個小組落實任務外,也拿起了鐵锨......不到20分鐘,班上的任務就完成了。學生們也知道了:只要人人出一份力,班集體的任務就能高效率地完成。
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教學生做人,既要用語言曉之以理,又要用表率導之以行,更重要的是以愛育愛。教師也只有從內心真正做到理解、尊重、熱愛學生、關心學生,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,才能做好學生工作,才能做學生的表率。
三、用民主來管理學生。
小時候,人是習慣的主人;長大以后,人是習慣的奴隸。從小培養好的習慣,可以受用一生。所以在教育教學中,我特別重視良好習慣的培養。常言道: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!卑嗉壋R幑芾硎且豁椪w的育人工程,必須有一套合理的方案。我根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管理細則,在班里幫助學生自己制定了一些他們認為必須的、對它們自身有好處的規則,依據這些規則科學民主地管理學生。我告訴學生“有規則意識的人過馬路看是不是紅燈,沒有規則意識的人過馬路看有沒有警察!弊寣W生知道我們要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。這光講道理是不行的,得靠老師花費心血一步一步引導,首先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,然后通過生活實踐來滲透、感悟,并經過強化訓練,讓他們自己體會到,有了這些規則,他們可以生活得更好,沒有這些規則,不但妨礙別人,而且最終自己也受其害。
我把各種規則和制度分為課內、課外兩部分。課內部分包括上課遵守紀律、認真聽講、注意讀書姿勢、寫字姿勢、課間秩序以及如何回答問題等。課外包括上學、放學路上的路隊、兩操,室內、樓內秩序及上下樓秩序、室內外衛生及個人衛生,安全問題、文明禮貌問題等等,利用班會課及平時教學陸續讓學生心知肚明,并逐漸內化為行動。同時,建立健全班委會,進行監督、檢查。表現好的得小紅花上板報,表現差的取消,以此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,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。具體做法是:1、建立值日班長制。值日班長負責檢查當天的衛生、紀律,督促每一位同學做好自己的份內事。遇到疑難問題向常務班長匯報并尋求解決。這樣既培養了他們的才能,班級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強,班集體內部也日趨團結。2、事事落實到個人。讓其擔負一項具體的工作,或開關燈、或開關窗戶、或管理圖書......人人都為集體做貢獻,人人都意識到自己是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。讓“事事有人人干,人人有事干”成為制度。3、建立競爭機制,實行目標激勵。首先,人人都有一個競爭對手,每個學生自找一個水平相當的對手(我依據學生的可比性,稍作調整),在自己的鉛筆盒上貼上對手的名字,之后與競爭對手比學習、比思想、比紀律等。通過這樣的競爭優等生更優,基礎薄弱、自制力差的學生也不甘落后,奮起直追,進步也較快。其次 ,組組都有一個追擊目標,除了個人競賽,我在班里還實行“一幫一,一盯一” 、“最佳表現小組”、“最佳合作小組”等。鼓勵其他小組都朝著個方向發展。通過競爭,班級中形成了一種互相監督、互相幫助、你追我趕的氛圍,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,促進了學生的和諧、生動、活潑的發展。
多年班主任工作的點點滴滴,我始終堅信,用真情去對待每一個學生,教師“引導他們充實而又快樂地度過自己的學生生活”的豪情不再是夢想。同時我知道學高方可為師,身正才能為范,在今后的班級管理中我將加強學習,揚長避短,在班主任這個平凡的崗位上,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,力爭在班級管理工作方面更上一層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