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和交往工具,始終伴隨著幼兒的生活、游戲和認知等過程,語言交流是幼兒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。因此,加強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是幼兒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。幼兒的語言是在交流和表達中發展的,語言教學中激發幼兒的興趣,提供適當的語言情境,使他們樂于交流、樂于表達,是相當重要的。而多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工具,具有其他工具無法替代的優越性。語言活動中開展多媒體教學,不僅能使教學過程充滿童心、童趣,更能活躍幼兒的思維,激發幼兒的表達欲望, 對幼兒的語言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。
一、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,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。
《綱要》明確要求“創造一個自由、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,支持、鼓勵、吸引幼兒與教師、同伴或其他人交談,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”。借用現代多媒體技術,為孩子創設語言學習情境;利用現代多媒體知識面廣、內容豐富等特點為孩子的發展思維創設空間;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創設具有整體感的立體信息的動態情景,直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。如:《小黃鴨散步》的教學課件用電腦播放后,幼兒立刻被深深的吸引住了,隨著逼真形象的音響和富于動態的情景,幼兒情不自禁地想說樂說,很快進入到活動中。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。課件中動態的信息,因為更富有真實感而能喚起幼兒已有的經驗,使幼兒不只是僅僅將它單純地作為某一知識去理解,而是在積極運用已有的經驗理解和把握它的同時,產生好奇和疑問,促使幼兒積極質疑。
二、營造動態教學情境,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。
幼兒因個性和環境的不同,在語言表達能力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。有的能說會道,落落大方;有的沉默少語,膽怯害羞。班級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不均衡,如果在語言活動中沒有豐富的語言素材,就不能很好地發展幼兒的語言。為此,運用多媒體技術營造一個非常豐富的動態語言環境,就成了一個必然的選擇。如:語言《小金魚和癩蛤蟆》一課,目的是訓練幼兒說一句完整的話,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。我把教學內容制作成了CAI課件,幼兒被能走、能跳、能跑、能叫的小動物給吸引住了,平時寡言少語的幼兒都積極舉手發言。
三、渲染欣賞氣氛,培養幼兒對語言的感知力。
在語言活動中,欣賞優美的兒童詩和朗朗上口的兒歌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。通過理解、欣賞、朗誦語言材料,培養幼兒語言表達的語感能力。由于幼兒身心發展的限制,很難在朗讀過程中通過想象,形成鮮明的畫面,語感的培養就受到限制。而運用CAI課件,則能以文字、聲音、動畫三結合的方式,有效地烘托、渲染語言欣賞的氛圍,促使幼兒入情、入境。如散文欣賞《歡迎新年》,幼兒對文中詩一般的語言理解不深,文中優美的語句如果只靠教師用嘴去說教,幼兒只能對詞語死記硬背,達不到充分理解和熟練運用的程度。借助多媒體課件,給幼兒提供多種信息,幼兒對語言的理解效果就顯而易見。課件中可愛的小動物,美麗的鮮花,潺潺的溪流,金色的陽光和優美的音樂,使幼兒理解了文中美麗的、金色的、鮮花、甜蜜等詞匯的含義。色彩鮮明、形象生動的畫面配以童趣的朗誦和悅耳動聽的音樂,給幼兒留下了深刻的記憶,幼兒感受和理解了散文的內容?梢,在多媒體的幫助下,幼兒能結合語言和畫面進行動感的想象,能在誦讀中察覺到情感的流動和語言韻律的美。
四、拓展想象空間,提高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。
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,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幼兒拓展更寬的想象空間,激發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。課余時間,讓幼兒觀看動畫片,每看完一個動畫片,就讓孩子們說一說故事里有誰,講了一件什么事情?明白了什么道理?活躍了幼兒的思維,提升了幼兒對真、善、美的理解,發展了幼兒的思維力和口語表達能力。
總之, 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,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悉心體察,精心施教,更需要教師對教學過程的不斷創新。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巧妙合理的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,可以為幼兒的語言學習提供生動形象的畫面,優美逼真的意境,悅耳動聽的音效,能具體、形象地再現各種事物的現象、情景、過程,增強了語言教學活動的趣味性,充分調動幼兒認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,開拓了幼兒的視野。使幼兒想說、敢說、喜歡說,從而更好地促進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,思維想象能力的發展,使語言教學活動更有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