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“乘法的初步認識”教學設計——國培征文 |
|
|
|
作者:張廣 文章來源:試馬鎮中心小學 點擊數:1952 更新時間:2011-12-1 |
|
教學內容:
乘法的初步認識
教學目標:
1、使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含義;認識乘號,會讀、會寫乘法算式。
2、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、比較、分析、推理、動手操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3、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,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,激發學習興趣,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。
教學重點:體會乘法的含義。
教學難點:弄清同數相加與乘法的關系。
教具準備:多媒體課件、算式卡片。
教學過程:
一、創設情境,激發興趣
師:同學們,你們跟爸爸媽媽到公園去玩過嗎?
生:去玩過。
師:你們參加過哪些娛樂活動?
生:碰碰車、水上游船、猴子爬樹……
師:我們來看這些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、媽媽做什么?(課件出示主題圖)你們看見了什么?
生1:看到了過山車、摩天輪……
生2:玩過山車的有12人。
生3:小火車上也有12人。
師:你們是怎么知道的?
生2:我是數的。
生3:我是算的。(生答師板書3+3+3+3=12)。
師:想一想:你們編出的這些加法等式有什么共同特點?
生:每個等式中的加數都相同。
師:像這樣的加法,還可以用別的方法算嗎?
幻燈出示圖片,引導學生列式:
2+2+2+2+2=10
4+4+4=12
5+5+5+5=20
引導學生觀察,加數相同,都是連加,求相 同 加 數 的 和的運算。
質疑:這樣寫麻煩嗎?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?
引出乘法(板書:乘法)今天是第一次學習,所以叫乘法的初步認識(補充:“的初步認識”)
二、引導探究,學習新知
1、出示學習目標。
2、幻燈出示:3個2 2個3
2×3 3×2
3、幻燈出示:4 個 3 3個4
3×4 4×3
4、幻燈出示: 5個4 4個5
4×5 5×4
5小結: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
6、認識乘法算式中的各個部分的名稱:
5 × 4 = 20
因數 乘號 因數 積
讀作:5乘4等于20
7、讀一讀:幻燈出示,找學生認讀
3乘2,4乘3,5乘3,2乘5
三、鞏固練習:
1、4個2可以寫成4×2或2×4
4個3可以寫成4×3或3×4
3個6可以寫成6×3或3×6
2、將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。
四、拓展提高:
詳見幻燈
五、引導總結,暢談收獲
師:今天學習的內容是什么?有什么收獲?感到最高興的是什么?
生:……
板書:
乘法的初步認識
2+2+2+2+2=10 5個2相加 2×5=10
4+4+4=12 3個4相加 4×3=12
5+5+5+5=20 4個5相加 5×4=20
5 × 4 = 20
因數 乘號 因數 積
讀作:5乘4等于20
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
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,利用了書本“游樂園”的情境創造性的改進教材,引導低年級學生從已有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,創設有價值、有意義的數學問題情境。借助課件來形象感知“相同加數”和“個數”,又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的讓學生形成數學知識的表象。這一方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、主動性,形成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,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,培養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,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情境與操作中數形結合,以動引思,以思促學,豐富學生的數學體驗,有效的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感。通過“試一試”、“做一做”的學習活動,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“乘法的初步認識”,使學生的思維從舊知識的固定點,發展到新知識的連接點;又通過“想一想”的學習活動,進而達到對新知識生長點的鞏固與提高。學生的思維在這一系列的程序中有序、有效的展開,在體驗和情感中豐富或調整自己的認識,建立新的認知結構。
|
文章錄入:商南李鑫 責任編輯:snlxedu |
|
|
|
|
網友評論:(只顯示最新10條。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 景l表評論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訴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關閉窗口】 |
|
|
|
|
|